欧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新物种,「电动滑板」有哪些有意思的品牌?|DTC LIST

关于 #DTC LIST
这是「小航海」旗下的一档 DTC 品牌合集栏目,将会每周更新。
小航海会从中国出海品牌以及海外 DTC 品牌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新锐品牌进行报道,总结他们在产品定位、品牌表达、用户体验等维度的创新。
本篇是「DTC LIST」的第五期:电动滑板(e-skateboard)。
Vol.05 电动滑板
小航海团队观察到,在欧美国家最后一公里短途出行领域兴起了一个新的品类——电动滑板(e-skateboard)。
根据 TRENDYRIDE 的一篇文章提及,相较于传统滑板,电动滑板多了动力辅助,用户可以通过操控器精准的控制滑板前进或刹车,因此更容易保持平衡。同时不需要掌握单脚滑行或刹车等技巧,滑行变得更容易了,对新手玩家更友好。
此外有了电动助力,电动滑板具有较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好的爬坡能力,更适合作为短途的出行工具。同时对于进阶玩家,电动滑板速度更快,以及可完成更多高难度的动作,如飘逸、绕柱、急转弯等,体验变得更加丰富。
在查询电动滑板的行业信息时,我们发现这一细分品牌目前并没有权威、公开的市场规模数据。
事实上,整个滑板品类(包括普通滑板和电动滑板)的市场规模和增速都比较小。根据 Statista、Grand View Research 等多个信源,2019 年全球滑板市场的规模仅为 20 亿美元左右,2019-2025 年的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 3%。
而在 DTC LIST 第四期中我们提到,2019 年全球电动单车(e-bike)市场规模为 403 亿美元,2019-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0.5%。因此,同为出行工具,相比于电动单车,电动滑板是一个小得多的市场。
同为出行工具,为何电动滑板的市场体量如此之小?在小航海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在历史进程上,滑板和电动滑板的发明都迟于单车和电动单车。
单车发明于 1817 年,电动单车最早出现于 1880 年代,并在 20 世纪中期由飞利浦、松下等大公司开始量产。
而滑板在 1950 年代才发源于美国加州,不少滑板爱好者也开始自己动手改装滑板以追求更好的性能。1975 年,加州的 Jim Rugroden 发明了一款汽油驱动的滑板「Motoboard」并开始量产;但由于汽油驱动滑板产生的噪音和污染,1977 年加州政府发布了这类滑板在公共场合的禁令。
▲ 早期使用汽油驱动的 Motoboard
滑板爱好者们并没有因为禁令而停止创新。1990 年代,同样来自加州的 Louis Finkle 发明了更接近于如今款式的电动滑板:以电机驱动、配有无线遥控器的滑板。Louis Finkle 和他的团队不断完善相关技术,直到 2004 年才最终实现:以可重复充电的电池,来稳定驱动成人行驶的滑板。
其次,由于电动滑板的面世时间较短,世界各地对于这一出行工具的交通法律法规有很大差异,能合法地在公共场所行驶电动滑板的地区并不多。目前,大部分欧洲国家不允许人们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电动滑板,而澳洲、美国也只有部分州批准了电动滑板在公共道路上的合法行驶。
而考虑到交通安全,这些地区对电动滑板的行驶提出了很多要求。以 2015 年将电动滑板合法化的美国加州为例,公共场所的行驶者必须在 16 周岁及以上,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35 MPH(约 56 千米/小时),路过公共建筑时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15 MPH(约 24 千米/小时)。
而公共场合行驶的限制,也促成了电动滑板行业规模较小的最后一个原因:电动滑板更多出现在野外、竞赛场地以及专门的滑板公园,面向更小众的滑板爱好者群体,而大部分非滑板爱好者并不会选择电动滑板用于日常通勤。
相比之下,电动单车则能够覆盖更普遍的出行场景,是一个门槛更低的交通工具。目前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凡是普通单车能够行驶的地方,电动单车也能合法行驶。
电动滑板品类有哪些创新趋势?
尽管电动滑板品类在受众、场景和行业规模上都非常受限,但我们还是在这一细分品类中观察到了许多有趣的创新趋势。
由于不少滑板爱好者都热衷于挑战复杂的野外地形,以及在竞赛、活动中展现更高的速度和更花哨的技巧,他们对滑板的性能有更高的追求。
因此,不少电动滑板品牌都在板面材质上进行创新。相比于传统的木制板面,不少品牌还会加入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材质,让滑板重量更轻,同时板面拥有更高的强度和张力,不易因受力过大而受损。
此外,部分品牌还将手持的遥控器替换成手机 App 控制,让电动滑板的控制更智能、方便。
同时,由于电动滑板的发明、改良历程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手工改造,所以电动滑板品牌们也很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化。除了销售组装好的电动滑板产品,不少品牌也会销售滑板的不同零部件,以及更多装饰性的配件。
最后,如同大部分面向垂直人群的细分品类,电动滑板品类也非常重视人群运营。本次合集中的 Miles、Onewheel、Evolve、MEEPO、Exway 等品牌都会定期组织各类线下活动和竞技比赛,拉进与本地消费者的距离。
我们也注意到,合集中不少品牌的创始人本身就是滑板爱好者,在与用户的沟通时也会注重情怀感。不少品牌还会销售自己的服饰周边,让用户对品牌更有归属感。
在本次的合集中,我们选择了海内外的 7 个电动滑板品牌进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更多启发。
品牌速览
- Miles:注重创意和生活方式的电动滑板品牌
- Shark Wheel:从自主研发的异形轮「Shark Wheel」起步
- Onewheel:首创「独轮」架构的电动滑板品牌
- Evolve Skateboards:可从公路滑板改装成越野滑板的「二合一」设计
- MEEPO:定位于入门级价位,逐步拓展中高端市场
- Exway:注重传统滑板文化的潮酷电动滑板品牌
- WALNUTT:主打城市场景的小巧便携电动滑板
海外 DTC
Miles
注重创意和生活方式的电动滑板品牌
品牌推出时间:2018 年
总部:美国加州
行业:户外出行
产品:电动滑板、配件、服饰等
渠道:线上通过品牌官网、亚马逊等
最新融资:无公开融资信息
Miles 的创始人 Rob Rast 喜欢追求「速度」,他不满于市面上笨重的电动滑板,于 2018 年创立了主打轻便外形的电动滑板品牌「Miles」。此后品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目前主要销售 Rampage、Phantom 和 Sex Panther 三款电动滑板,售价分别为 997 美元、1099 美元和 1320 美元。
▲ 图为小航海整理
Miles 在与用户的沟通方面充满了创意。Miles 经常在官网的博客上更新有趣的内容和视频,例如公司团队的滑板团建、电动滑板和汽车的竞速比赛等。
Miles 还想将滑板融入更多人的生活方式中。例如,2021 年 1 月便捷款电动滑板 Phantom 刚刚发行之际,Miles 和西装定制品牌「Two Suits」进行了联动:Miles 创始人 Rob Rast 和 Two Suits 创始人 Steve Smith 身着全套商务西装,在加州圣地亚哥的太平洋海滩大道上行驶滑板,将滑板活动融入到了上班族的行程之中。
▲ Miles 和西装定制品牌「Two Suits」联动视频
2022 年 Miles 开始在官网和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上发行品牌的电子杂志。杂志第一期采访了创始人 Rob Rast,分享了他创立品牌的初衷和经历;第二期则采访了 Instagram 博主 Vybe,分享了他接触到 Miles 滑板的缘由,以及玩滑板的方式。品牌还在社交媒体上征集更多用户参与采访,在未来的电子杂志中分享自己与滑板的故事。
▲ Miles 电子杂志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封面
Shark Wheel
从自主研发的异形轮「Shark Wheel」起步
品牌推出时间:2013 年
总部:美国加州
行业:户外出行
产品:电动滑板、滑板、轮子等
渠道:线上通过品牌官网、亚马逊、经销商等,线下通过 Walmart、Target、Costco、Sam's Club 等
最新融资:2022 年 2 月获得 178 万美元股权众筹融资,共有 2006 个众筹者
「Shark Wheel 鲨鱼轮」最早是发明家 David Patrick 设计的一种异形轮,因其形似鲨鱼的下巴而得名。鲨鱼轮的形状以正弦波(sine wave)为基础,并且带有沟壑,使得这种轮子可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形,并且摩擦力更小。鲨鱼轮经过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机械工程部的反复验证,比普通轮子的寿命长 15%,速度上也提升了 15%。
▲ Shark Wheel 鲨鱼轮的不同角度
David Patrick 与合作伙伴 Zack Fleishman 建立了同名公司「Shark Wheel」,并于 2013 年在 Kickstarter 平台对鲨鱼轮进行众筹,将筹得的 79300 美元用于产品的开模制造。
此后,公司在 B端业务上与行李箱、办公椅、轮椅等消费品公司合作,并将鲨鱼轮引入了军工、农业领域。对于 C端,创始团队只在滑板领域建立了同名品牌「Shark Wheel」,并持续推出不同款式的滑板产品。
近年来,品牌也注意到了电动滑板的崛起趋势,建立了这一品类专属产品线「Shark Electric」。2019 年 12 月,品牌在 Kickstarter 平台推出了 Thin 和 Power 两款电动滑板,目前官网售价分别为 599.99 美元和 799.99 美元。两款滑板均可通过手持遥控板调节速度。
▲ 图为小航海整理
尽管滑板的大部分部件来自亚洲的不同加工厂,鲨鱼轮仍然由美国加州的工厂生产,并选用了高质量、高弹性的聚氨酯材料,为用户提供更舒适、平稳的滑行体验。
「Shark Electric」还推出了可安装在滑板前后端的射灯套装,前灯的白色灯光射程达 30 英尺(约 9 米),后灯的红色灯光射程达 2000 英尺(约 609 米),方便滑行者在夜间看清前方路况,并提醒身后车辆避免撞击。目前射灯套装官网售价 104.99 美元。
▲ Shark Wheel 产品介绍
Onewheel
首创「独轮」架构的电动滑板品牌
品牌推出时间:2014 年
总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行业:户外出行
产品:单轮电动滑板、配件、服饰等
渠道:线上通过品牌官网、亚马逊等,线下通过经销商等
最新融资:2016 年 2 月宣布完成 320 万美元 A 轮融资,投资方为 Deshe Holdings 和 Paul Crandell
Onewheel 是由 Kyle Dorksen 发明的一种自平衡单轮电动滑板,最早于 2014 年在 Kickstarter 众筹上线。此后,产品同名品牌「Onewheel」还推出了多个升级款,目前官网主推 Pint、Pint X 和 GT 三款产品,售价分别为 1050 美元、1400 美元和 2200 美元。
区别于传统的平衡独轮车,品牌在 Onewheel 的单轮中设置了一个无刷电机,帮助骑手在行进过程中调整平衡和速度。同时,品牌还配备了完善的自平衡传感器,通过骑手身体倾斜的方向判断滑板的运行速度。当速度过快时,滑板将自动「后推」迫使车头向上来提醒骑手减速。
目前,Onewheel 的使用场景涵盖了城市路面、公路、山地等多种地形。在城市街区,用户只需要 20 分钟的时间,在任意一家咖啡馆或有标准插座的场所便可以完成对滑板的充电。品牌还设计了针对电路板的手机端应用程序,帮助用户检查电池、记录、设置骑行速度和习惯,以无线形式更新电路板的固件。
此外,品牌的愿景是将单板滑雪的体验感复制到城市的街道上。2015 年,Onewheel 便举办了 Race for the Rail 比赛,邀请电动滑板爱好者们在山地自行车道上享受电动滑板的竞赛乐趣。
Evolve Skateboards
可从公路滑板改装成越野滑板的「二合一」设计
品牌推出时间:2008 年
总部:澳大利黄金海岸
行业:户外出行
产品:电动滑板、配件、服饰等
渠道:线上通过品牌官网,线下通过经销商
最新融资:无公开融资信息
2008 年,Evolve 创立于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至今,品牌已进入全球 40 个国家或地区,并在不同市场设立了本地化的客服中心。
Evolve 产品设计兼顾性能与美学设计。除了提供常规的公路滑板和越野滑板,品牌还推出了可以改换车轮,从而兼顾公路、越野场景的「二合一」滑板。此外,品牌还提供竹子面板和碳素面板两种选择,以及多种类的滑板配件,用户可在官网定制满足个人需求和审美的电动滑板。
目前,品牌主推 HADEAN、GTR 和 STOKE 三个系列,其中 HADEAN 和 GTR 系列均有针对不同地貌、采用不同版材的多种款式,而 STOKE 系列仅有一款产品。
▲ 图为小航海整理
Evolve 十分注重社群文化,会定期举办 Evolve 世界杯、本地竞赛、演示活动以及团体骑行等活动。不过,受限于电动滑板的重量特点,出于安全考量,比赛仅限滑行竞速,跳跃动作则作为违规处理。
品牌出海
MEEPO
定位于入门级价位,逐步拓展中高端市场
品牌推出时间:2017 年
总部:深圳
行业:户外出行
产品:电动单车、配件
渠道:线上通过品牌官网、亚马逊、Ebay 等,线下通过经销商
最新融资:无公开融资信息
MEEPO 的创始人毛力(Kieran Mao)是一名滑板爱好者,2017 年 4 月他为自己设计了一款电动滑板并展示到 YouTube 平台,引起了电动滑板社区的关注和讨论。
此后,毛利以 DOTA 游戏里的敏捷型英雄 Meepo 为灵感推出同名品牌 MEEPO,寓意为用户在城市拥堵的通勤期间,也能自如地穿梭行进。作为出海品牌的 MEEPO,将工厂设立于深圳,欧美地区则是品牌的主营市场。
MEEPO 的主要产品处于入门级价位,并逐步拓展中高端市场。目前,品牌官网上主推 MINI DUAL、MINI 2S、SHUFFLE S (V4S) 和 HURRICANE 四个系列,分别面向青少年玩家、新手玩家、中高端玩家及重度玩家。
▲ 图为小航海整理
MEEPO 希望为用户提供通勤路上环保且有乐趣的行驶体验,曾邀请 70 多个国家及地区的 MEEPO 爱好者组织团体骑行活动。此外,MEEPO 还为消费者提供了翻新产品购买服务,品牌会收集其他用户寄送的滑板,对电路板进行翻新和质量检查,之后在品牌官网上以一半的价格售出。
据 36氪报道,MEEPO 成立至今一直盈利,2021 年营收近亿元。截至 2022 年 3 月,品牌累计出货量接近 15 万件,总用户量超过 10 万人。
Exway
注重传统滑板文化的潮酷电动滑板品牌
公司:深圳烁途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推出时间:2016 年
总部:深圳
行业:户外出行
产品:电动单车、配件、服饰等
渠道:国内通过淘宝、京东、得物等,海外通过品牌官网、亚马逊等
最新融资:2022 年 4 月宣布获得 4000 万元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种子基金
Exway 由两位极限运动爱好者于 2016 年创立,品牌聚焦于「让短途出行也能变得更酷、更有趣」,核心产品为电动四轮滑板。品牌在 2019 年首次通过众筹平台 INDIEGOGO 发布了第一款产品 X1 Pro,获得超 18 万美元众筹金额。
目前在售电子滑板包括高性价比的 FLEX 系列、灵动便携的 WAVE 系列、轻薄一体化的 X 系列和适应全地形的 ATLAS 系列,海外原价分别为 599 美元、699 美元、799 美元和 1299-1799 美元。
▲ 图为小航海整理
为保证使用体验与安全,Exway X 系列产品采用了 LINE-X 防护涂层,以此达到防刮、防撞的性能。产品拥有较为出色的工业设计和优异的操控性。除此以外,在使用方式上,用户可通过 Exway 官方 App 实时监控滑板的动力输出、运行里程、电压、电池温度等信息,也可自定义加速刹车曲线、定速续航等。Exway 的滑板还可以通过更换相应的配件、车轮,来适应「公路」、「越野」等不同的使用环境。
Exway 以「玩出态度」为品牌理念,希望能带给用户最酷的出行工具,因此 Exway 更偏向于潮酷、年轻的风格。在产品技术上创新的同时,Exway 也注重传统滑板文化的发展,曾举办「Exway城市滑板聚会」、「全国电动滑板嘉年华」、「CESL全国电动滑板超级联赛」等线下活动。
Exway 目前以海外市场为主,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 50 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地区销售占 60%以上。截至 2021 年 3 月,Exway 已累计售出 10 万台电动滑板。
相关阅读:电动滑板品牌「Exway」完成 4000 万元 A 轮融资
WALNUTT
主打城市场景的小巧便携电动滑板
公司:胡桃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推出时间:2016 年
总部:东莞
行业:户外出行
产品:电动滑板
渠道:线上通过品牌官网
最新融资:2017 年获得千万级 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 XBOTPARK 基金
▲ WALNUTT-SPECTRA 宣传片
WALNUTT 电动滑板以「小巧、潮酷」为特点,通过专为城市出行而设计的便携滑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避免拥挤和交通堵塞,自由放松的出行方式。
目前,品牌已推出 SPECTRA 系列滑板,其中的旗舰款产品 SPECTRA Silver 拥有银色亮泽的背部外观,兼具优雅与未来感,官网售价 1399 美元。
▲ SPECTRA Silver
此外,SPECTRA 系列还有 Mini、Mini Plus、X、Advanced 和 Pro 五款,官网原价分别为 488 美元、588 美元、599 美元、788 美元和 1188 美元。
▲ 小航海整理
此外,SPECTRA Advanced 滑板、SPECTRA Pro 滑板及旅行运动包产品于 2017 年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奖。值得一提的是,YouTube 科技生活类明星博主 CaseyNeistat 也曾推荐过 WALNUTT 的产品。
目前,WALNUTT 以海外市场销售为主,主要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国家。同时,WALNUTT 还上线了 INDIEGOGO 众筹,其 SPECTRA 系列小飞板共筹得了 67.7 万美元。
▲ SPECTRA 系列
小航海总结
电动滑板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增速较高。根据 QYResearch 数据,预计 2027 年包括电动滑板、电动滑板车等在内的产品总产量将达到 1001 万辆,复合增长率达 12.35%。
欧美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动滑板品牌,同时来自中国的电动滑板品牌,如本次合集中的 MEEPO、Exway 和 WALNUTT 等也逐渐崭露头角。
与传统滑板相同,电动滑板似乎更适合建立受众较广的品牌,本次合集中提到的几个品牌,在传播营销上突破了小众圈层,向更日常的场景发展。
小航海会更加关注电动滑板这一新生事物在新人群圈层拓展上的发展,这或许是该品类规模化最大的限制因素。BRANDSTAR·小航海
本期作者:小猜、温帅、恩惠、钰婷、张荟
编辑:笪萱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