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收入达 21.6 亿元,环亚招股书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太长不看

12 月 31 日,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亚」)首次在深交所创业板披露招股书,拟募资 6 亿元,用于品牌建设与推广、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等。
环亚成立于 1999 年,是一家综合性化妆品企业,以「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全球经营」为核心发展战略。
环亚旗下营收前四的品牌分别为滋源、美肤宝、法兰琳卡和肌肤未来。除此以外,环亚还拥有即肽、澳魅MOR、妙芙谜等细分的美容及个护品牌。
关于环亚 IPO 值得关注的信息点:
1、环亚 2021 年营收超 21 亿元。据 Euromonitor 统计数据,环亚 2021 年在国内美妆个护市占率为 1%,零售额在本土美妆个护企业中排行第 16 名;
2、环亚旗下品牌可分为三大类:滋源、美肤宝等经典品牌、肌肤未来等孵化的新品牌,以及澳洲进口品牌。滋源和美肤宝仍在营收中占大头,占总营收超过 65%,肌肤未来近年增长迅速;
3、环亚从经销渠道起家,目前仍以经销模式为主,贡献超一半营收;但近年开始加大线上直营电商布局。2021 年,环亚直营电商收入较 2019 年提升 79.5%,占总营收的 27%;
4、除了引进海外进口品牌,环亚也正在布局品牌出海。滋源、法兰琳卡等品牌产品已在澳洲工厂投入生产,并进入澳洲亚马逊、美妆零售店等渠道。
2021 年收入达 21.6 亿元,毛利率多年保持稳定
2019 年-2022 年上半年(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环亚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从 2019 年起,环亚的总营收基本保持逐年增长。和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环亚的营收不及上海家化、珀莱雅和水羊股份,但高于丸美股份、拉芳家化和名臣健康。
从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来看,环亚近三年的数据基本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持平,其中毛利率一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整体盈利能力相对稳定。
滋源和美肤宝是收入主力,肌肤未来营收占比提升最快
环亚旗下拥有 15 个品牌,主要分为护肤和个护两大类。根据品牌成立的时间、源地,环亚将旗下品牌划分为三大类型:经典品牌、新锐品牌和澳洲原创的进口品牌,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的消费偏好。
品类上来看,环亚在护肤、身体护理和头发洗护领域往细分化方向发展。例如护肤类目下涉及了中药科技、美白、多肽科技、精油等方向;洗护发的品类中则划分出了无硅油头皮护理、科学去屑、天然植物护发等细分定位。
从营收来看,滋源和美肤宝是集团的收入主力。2021 年全年,滋源的收入达 8.4 亿元,占总收入的 39.2%,美肤宝营收占比为 26.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典品牌是集团收入主力军,但从 2019 年-2022 年上半年,滋源和美肤宝的营收占比有所下滑,新锐品牌肌肤未来、即肽的营收占比则一直在稳步上升。
其中,肌肤未来专注科学美白,即肽主打多肽修护,都契合了近年护肤市场的热点趋势,是环亚旗下新锐品牌分类中营收表现最好的两个品牌。
2021 年,肌肤未来年收入接近 1 亿元大关,2022 年上半年的收入占比达到 7.1%,相较于 2019 年的 0.5%有大幅提升。
然而,除了肌肤未来和即肽,环亚旗下大部分新锐品牌表现并不亮眼,营收规模较小,收入占比不足 1%。
从澳洲进口的三个品牌中,外部收购的澳魅MOR 在 2022 年上半年的营收占比有所下滑。MOINA 和 AUSPERI 是环亚在澳洲本土孵化的品牌,后续引入中国市场,目前仍处于品牌培育阶段,很难快速为集团带来相应的营收回报。
防晒是旗下近年增长最快的护肤类目,洗发水贡献营收最多
品类端,环亚旗下主要有护肤和个护两大类。护肤品类中,防晒类目从 2019 年以来,营收同比增长最快,2019 年在护肤品类的收入占比为 11.4%,2022 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增长至 27.5%,营收达 1.4 亿元。
防晒的主要贡献来自美肤宝的防晒系列,以及法兰琳卡和肌肤未来等护肤品牌推出的防晒产品。
与之相反的是,面膜类目从 2019 年-2022 年上半年收入逐渐下滑,营收占比也从 29.5%下降至 12.6%。
在个护品类中,洗发水一直是收入主力,常年占比在 70%以上,2022 年上半年达到 77%。
从环亚旗下的品牌布局来看,洗护发品牌数量虽然不多,但既有滋源这样的经典大品牌支撑营收,也有康柏雅、净町、AUSPERI 这些定位细分的新锐品牌和进口品牌完善矩阵。
经销收入占比达 50%,加强布局直营电商
在销售模式上,环亚采取了「直营+经销+代销」的多渠道布局。2022 年 1-6 月,环亚各渠道的营收占比如下:
从营收来看,经销一直以来是环亚的主要销售渠道。由于成立时间较早,环亚有多年的线下渠道经验,并已经建立了广泛的线下销售网络。不止于屈臣氏、沃尔玛、家乐福等连锁零售店及大型商超,环亚还入驻新世界大丸百货、高岛屋百货等高端百货商场,并在英国、新西兰等地设立海外专柜。
2020 年,环亚推出 B2B 数字化在线销售平台「美肤宝优选平台」,终端门店可通过平台直接在微信小程序上订购产品并下单支付, 由公司总仓提供一站式商品物流配送服务。
同时,美肤宝优选平台也是「门店数字化」的工具平台,公司可以更直接地和门店建立联系,搭建门店会员的数据系统,达到精细化的会员管理。
2022 年上半年,美肤宝优选平台为环亚带来了 1.3 亿的营收,占所有渠道收入的 13.3%。
近年来,环亚也开始布局线上直营渠道,滋源、美肤宝、法兰琳卡、肌肤未来先后在天猫、京东、唯品会、抖音等平台开设旗舰店。2021 年,环亚直营电商收入较 2019 年提升 79.5%,占总营收的 27%。
研发费用占收入 3.4%,无硅油洗护发和防晒护肤是优势技术
从 2019 年-2022 年上半年,环亚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2.9%、3%和 3.4%。
尽管环亚的研发费用相对较低,但研发费用率则高于上海家化、丸美、珀莱雅等同行业可比公司。
从研发方式上来看,环亚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及委托研发为辅,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拥有专利 146 项。
在环亚众多拥有的研发技术中,无硅油洗护发、防晒护肤是优势技术,也为旗下品牌带来了差异化的定位。
滋源主打无硅油、无硫酸盐的头皮护理,产品定位养护头皮、温和清洁与防脱固发,以此切入无硅油洗发市场;美肤宝聚焦在美白防晒领域和中药科技护肤领域,根据 Euromonitor 调研数据,按 2020 单年零售渠道销售额来算,美肤宝是中国大陆市场第一的国货防晒品牌。
品牌星球注意到,最近环亚在研发方面依然有所投入。2022 年 11 月,环亚官宣了首席科学家潘志,其在欧莱雅集团有近 10 年的研发工作经验,曾是欧莱雅北美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
目前,环亚还设立了中国总部研究院及澳大利亚研究院两大研发中心,中国研发中心负责消费者研究、皮肤素材研发、中医中药研究等,澳大利亚研究院则专注于行业的前瞻性技术创新。
布局全球化:建立海外工厂,推动品牌出海
2015 年,环亚在澳洲设立了分公司 UNIASIA AUSTRALIA,并于同年收购澳洲身体护理品牌澳魅MOR,在澳洲开展美妆个护的生产及销售业务。
▲ 澳洲身体护理品牌「澳魅MOR」
通过对澳魅MOR 的收购,环亚不仅首次引入了海外高端品牌,拓展了集团内部的品类矩阵,同时也开启了全球化战略。
除了澳洲和中国市场,澳魅MOR 在全球有超过 2000 个销售网点,其中包括英国 Harrods、美国 Nordstrom 等高端百货公司。
▲ 澳魅MOR 的线下门店
2021 年,环亚在澳大利亚建立了澳洲生产基地,实现异地化生产,并陆续推出了原创品牌「MOINA」 及「AUSPERI」。
不同于环亚旗下的其他国产品牌,MOINA 和 AUSPERI 均诞生于澳洲,产品皆选用澳洲天然植物成分,先在澳洲上市后再引入中国市场。
除了引进海外品牌,环亚也正在布局中国品牌的出海。例如滋源、法兰琳卡等品牌产品已经在澳洲工厂投入生产,滋源也已经进入了澳洲的亚马逊渠道、美妆零售店以及超市,率先开始在海外寻找新的潜力市场。
写在最后
品牌星球注意到,环亚所属的国货化妆品行业,在 2021-2022 年迎来了一波上市热潮。
其中,巨子生物、上美集团已经在港交所上市;敷尔佳在创业板 IPO 过会;相宜本草也计划在 A股 IPO。
国货化妆品公司纷纷上市的背后,可以看到本土的美妆个护品牌正在快速发展,这些品牌在产品性价比、本土渠道拓展、本土消费者洞察等方面,相比海外品牌有着更大的优势。
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国货化妆品公司,几乎都正在布局多品牌战略,并通过自建工厂、自研技术来加强产品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在更长的时间周期内,和国际美容集团竞争市场。
对于环亚,除了带来主要营收的滋源、美肤宝和法兰琳卡,我们接下来也会更加继续关注旗下新品牌的发展潜力,以及在海外地区的市场表现。BRANDSTAR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