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 的厚积与薄发
当「凡勃伦效应」失去亮光,奢侈品行业的大考正式开始。
随着全球大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消费市场两极化趋势愈发明显。高速运转的齿轮之下,意大利奢侈品牌 Prada 却有着自己的节奏。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Prada 品牌业绩只录得 20%的增长,从约 29 亿欧元爬升至 35 亿欧元,增长主要源于 2020 年触底后的强劲反弹,2020 年至 2023 年,该品牌业绩累计上涨 73%。
同样的时间线,Gucci 年销售额翻了三倍至 100 亿欧元,与 Prada 的差距从当年的 5 亿欧元拉大至 65 亿欧元。被 LVMH 正式收编的 Dior 收入也在短短三年內翻倍至 60 亿欧元。
看似落后的 Prada 没有自乱阵脚,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静待属于自己的时机。随着羽翼日渐丰厚,在整个行业处于低压的时候,Prada 的光芒终于等到了释放的机会。
2024 年第一季度,Prada 集团表现出彩,销售额大涨 16%至 11.87 亿欧元,有 37%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增幅仅次于爱马仕。按品牌分,Prada 增长 7%至 8.26 亿欧元,MIU MIU 大涨 89%至 2.33 亿欧元。
在曝光度上,Prada 同样领先。自 2022 年第四季度首次登上 Lyst 全球热门品牌榜单榜首以来,Prada 与姊妹品牌 MIU MIU 轮番登顶,稳坐第一和第二把交椅,Gucci 则跌出榜单前十。
在 2024 年的年度盛会 Met Gala 红毯上,Prada 承包了 Amanda Gorman、Troye Sivan、Sarah Paulson、Brie Larson、Damson Idris、Harris Dickenson、Amanda Seyfried 和 Kaia Gerber 八位明星大使的定制礼服,成为热度最高的奢侈品牌之一。
在一系列积极信号的刺激下,投资者对 Prada 的信心在回升,过去五年该集团股价累计上涨超过 180%,近一年走势超过恒生指数,最新市值为 1658 亿港元。
需要警惕的是,在这一波逆势而上的冲刺过程中,Prada 能否守住领跑者的位置充满变数。
随着集团战略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Prada 品牌独当一面的局面是否会被改写?在复杂的处境中,这个百岁品牌将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01. 百岁,才兴
和爱马仕和 LV 一样,Prada 曾是皇室御用的皮具供应商,是资历最老的意大利奢侈品牌。
1913 年 Mario Prada 兄弟在米兰开设了一家名为「Fratelli Prada」的精品店,主要发售提供各种高端旅行箱和配件,深受皇室和贵族的喜爱,于 1919 年被指定为意大利王室的官方供应商。
1958年,Mario Prada 去世,由于儿子没有兴趣,Prada 被交到他的女儿 Luisa 手中。随着美洲与欧洲的商业贸易与交通商旅频繁,Luisa 把 Prada 的箱包业务扩大到美国。
1970 年,Prada 因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濒临破产,Luisa 决定放手,其 21 岁的女儿 Miuccia Prada 以首席设计师的身份加入,当时品牌的年销售额为 45 万美元。
虽然 Miuccia Prada 从来没有服装设计经验,大学读的更是毫不相关的政治专业,但在家族的氛围熏陶下,她很早就显露出了独特的时尚触觉和设计天赋。在 Miuccia Prada 的引导下,Prada 的业务重心从旅行箱包转移到手袋和配饰上。
除了 Miuccia Prada,Prada 集团现任主席 Patrizio Bertelli 也对 Prada 品牌有着重要意义。二人于 1977 年在一次商品展览会上偶遇,一见钟情后便决定结为人生伴侣。
Patrizio Bertelli 在十几岁时就开始创业,主要制作和销售手袋和皮带,他在商业方面的逻辑思维刚好与 Miuccia Prada 敏锐的触觉形成互补。二人的强强联合,把严格把控生产周期和流程的创新商业模式引入了时尚界,Prada 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1979 年,Miuccia Prada 采用祖父 Mario Prada 曾用于覆盖旅行箱的「Pocono」面料制作了一套背包和手提袋。这种面料由坚韧的军用规格黑色尼龙制成,轻便耐用,但因为款式过于简单,起初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1985 年,Miuccia Prada 以降落伞包为灵感,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钉上倒三角形的 Prada 铁牌。随着辨识度的提升,以及上流社会简约休闲风格的兴起,该系列背包迅速成为上世纪 80 年代的潮流单品。
在 1983 年至 1998 年间,Prada 在 Miuccia Prada 的麾下又陆续推出皮鞋、男女装成衣和运动系列,1988 年起正式加入米兰时装周日程,Miuccia Prada 极简实用的设计顺应了当时的风潮,受到知识分子与中产阶级的喜爱,品牌热度迅速走高。
同一时期,Patrizio Bertelli 为了让产品被更多消费者看到,开始在全球为 Prada 寻找合适的门店和渠道。1983 年,Prada 在米兰 Via Della Spiga 开设首家以浅绿色色调为主的门店,后陆续在纽约、马德里、伦敦、巴黎和东京开设精品店。
凭借独特的设计风格与卓越的经营理念,以及姊妹品牌 MIU MIU 的助力,Prada 在上世纪 90 年代迎来史上一个高光期。据 Patrizio Bertelli 介绍,1998 年 Prada 销售额从 6.74 亿美元猛增至 8.24 亿美元。
不过在上世纪 90 年代,奢侈品行业群花盛放,Prada 的表现并不算突出,另一个意大利奢侈品牌 Gucci 风头更甚。生意人出身的 Patrizio Bertelli 开始思考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来充实 Prada 的金库,以更好地实现扩张。
1998 年 6 月,Prada 突然斥资 1.2 亿美元收购 Gucci 约 5%的股份,后进一步增持至 9.5%,引发业界对 Prada 将收购 Gucci 的猜测,但Patrizio Bertelli 随后否认了这一说法,他看中的是 Gucci 股票的增长潜力。
1991 年 1月,Patrizio Bertelli 把手中的股份以 3.98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 LVMH,获利约 1.4 亿美元,前后不过半年时间。同年 Prada 又收购另一意大利品牌 Fendi 25.5%的股份,后于 2001 年以 2.6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 LVMH。
经过两番操作,Prada 的净现金流激增,也与 LVMH 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1999 年,该集团把诞生于 1873 年的英国鞋履品牌 Church's 收入囊中,2001 年又收购以乐福鞋闻名的鞋履品牌 Car Shoe。
2002 年,Prada 在美国设立总部,并于次年与 Puig 集团达成香水品类的合作。2007 年还与 LG 合作推出首款触屏手机,前 18 个月卖出了 100 万台。
2011 年,在米兰证券交易市场三度受挫的 Prada 在香港成功上市,歪打正着地踩中了亚洲奢侈品消费飞速增长的风口。
至此,Prada 终于在诞生近 100 年的时候,成长为集手袋、成衣、配饰、眼镜和香水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奢侈品牌,一个意大利奢侈品集团逐渐形成。
从 Prada 的经历可以窥见,与时俱进是一个企业能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Miuccia Prada 在创意方面的强势和连贯性则造就了一个稳固内核。
02. 无法复制的文化牌
虽然 Prada 诞生已有上百年历史,但其被全球消费者所熟知,是因为两部电影。
一部是 2006 年上映的《穿 Prada 的女王》,该片改编自劳伦·维斯贝格尔 2003 年的同名小说,主演为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安妮·海瑟薇等,主角原型是在时尚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 《VOGUE》主编 Anna Wintour。
这部电影让人们第一次对时尚趋势的传播链有了直观的认识,也对 Prada 这个品牌产生强烈印象。数据显示,2007 年 Prada 销售额达到 16.6 亿欧元,较 2006 年大涨 14%,税前利润为 3.16 亿欧元。
2011 年,电影《碟中谍 4》再度把 Prada 推到潮流风口,片中女杀手随身携带用来装钻石的 Prada 手袋和醒目的三角标志频繁出现在大屏幕上。随着电影大火,Prada「杀手包」成为 2012 年最热门手袋,品牌销售额更是实现同比 32.5%的增长至 26.5 亿欧元。
这两部电影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是否由 Prada 赞助,却让 Prada 成为电影主创人员和投资方以外的最大赢家。
有分析指出,这与消费者在剧情信息的自然传递中,往往会自发地对片中露出的奢侈品牌产生兴趣有关。
Miuccia Prada 也曾在采访中表示,电影艺术是一种自然语言,横跨多个领域,可以与时尚圈以外的人进行直接即时的互动,「讲得出动人的故事才能包装出高尚的品味」。
换言之,比起明星站台和华丽秀场,艺术和电影能让观众对品牌所代表的人群产生更加清晰和具象的认知,影响更加深刻且持久。
以 1996 年 Miuccia Prada 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主角莱昂纳多设计的戏服为例,干净低调、剪裁年轻的西装搭配一条花卉图案领带,为罗密欧塑造了一个少年感与成熟绅士感兼具的美好少年形象。《穿 Prada 的女王》和《碟中谍 4》则是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独立坚韧的女性形象。
2013 年,Miuccia Prada 还与 Catherine Martin 合作为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个派对场景设计了 40 多件礼服,并在纽约、上海和东京举办主题展览。2022 年,她又为电影《猫王》打造多款服装造型。
除了为电影角色设计戏服和造型,Miuccia Prada 还会与电影艺术家合作拍摄一系列不同主题的电影短片,为品牌赋予先锋视角。
从 2005 年品牌邀请导演父女档 Ridley Scott 和 Jordan Scot 为首支香水拍摄的《完美心智》影片,到 2016 年与导演大卫·O·拉塞尔拍摄的黑白无声电影《回顾向前》,这些影片没有预设的限制,旨在传达无拘无束的理念。
2015 年,Prada 与美国最富想象力的电影人 Autumn de Wilde 合作推出的短片项目《邮差之梦》也受到高度关注,五支喜剧小影片进一步推高了品牌「杀手包」Galleria 手袋的热度。
随着品牌经典的尼龙系列再度推出,Prada 在 2018 年发布了情景电影《Nylon Farm》,四个小章节分别对应养殖、修剪、生产和成品四个环节,把 Re-Nylon 系列产品的制作过程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影片取景地是 Prada 的工业总部。
通过该影片,Prada 不仅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品牌经典尼龙系列,也展示了品牌与集团对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新兴科技和相关话题的关注。
2022 年,Prada 与电影的联结进一步加深,特别邀请电影导演 Nicolas Winding Refn 为品牌 2023 春夏女装系列发布会构思全新的独特体验,以「原生触碰」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创作,包括与 AMO 合作打造秀场置景、沉浸式装置作品和相关电影短片。
在中国市场,Prada 也与电影界保持紧密互动。导演贾樟柯曾于 2020 年受邀以“面MIÀN” 为主题,构思创作了全球第 5 展 PRADA MODE,在上海 Prada 荣宅举办了一系列与知名艺术家、学者及文化名人的对话。
2024 年初,Prada 在王家卫导演打造的首部电视剧《繁花》中又收获了一波热度。围绕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的时代背景,品牌为演员马伊琍所饰演的「夜东京」老板娘玲子设计了多个造型,把经典风格与电视剧中的时尚元素像融合。
Prada 还推出与《繁花》的独家联名系列,并于 2 月 28 日在上海荣宅举办「繁花之夜」发布酒会。为了给参与者创造更加沉浸的体验,品牌特别邀请《繁花》美术组对此次联名系列的发布进行布景陈设。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Prada 通过电影传递的信息,最终都会反射到其经典系列和产品上。无论是因《碟中谍 4》大火的「杀手包」,还是尼龙系列,至今都是 Prada 的王牌,持续发光发热。
而电影,只是 Prada 在文化领域深耕的冰山一角。
作为时尚行业少有的知识分子,Miuccia Prada 很早就意识到文化是流动而永不停滞的,在创作和设计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品牌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她认为,艺术、电影和建筑等领域是创造力生长的最佳土壤。
为把这一精神落到实处,Prada 在 1993 年成立 Prada 基金会,为艺术展览、建筑项目、电影计划和哲学活动等文化项目提供支持,打造「多学科培养场合」。该基金会的米兰官于 2015 年正式对外开放。
2010 年起,Prada 在文化方面的布局加速。先是与FAI(意大利国民托管组织)展开合作,针对品牌在意大利门店的所在地,展开艺术品修复工作,后于 2011 年开始了历时 6 年的上海荣宅修缮工程,以凸显 Miuccia Prada 和 Patrizio Bertelli 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欣赏。
展览也是 Prada 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的重要途径。2012 年,Prada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纽约服装部举办《Schiaparelli和Prada:不可能的对话》展览,旨在探索两代意大利设计师之间的密切关系,聚焦他们对艺术所共有的激情。
2014 年推出的 Pradasphere 展览,则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叙说品牌的缤纷灵感、迷思与活动,全方位展现 Prada 愿景,包括往季代表作、标志性配饰、品牌百年历史与特别项目等。
在 2018 秋冬男装时装秀上,Prada 首次向 Ronan & Erwan Bouroullec、Konstantin Grcic、Herzog & de Meuron 和 Rem Koolhaas 四大天才设计团队发出诚意邀约,让各团队使用品牌标志性黑色尼龙织物分别制作一件作品。
2019 春夏,Prada 对这一项目进行革新,邀请了 Cini Boeri、Elizabeth Diller 和 Kazuyo Sejima 三位女性建筑师进行创作,意在不断拓宽 Prada 对当代女性多面性的探索维度。
2020 年,以疫情的发生为契机,Prada 开启了线上对谈,通过 Instagram 与各领域专家、导演和创意人员展开一系列数字对话,探讨文化、时尚和生活。每场线上对谈都设有观众交流和提问环节,衍生出更广泛的讨论。
在坚持以文化为主轴,抓住本土化和数字化两个重点市场策略的引导下,Prada 用一场接一场的密集活动,把文化打造成为品牌的独特标签,这是其它品牌无法轻易复制的差异化优势。
03. 中国是最大的市场
如果说 Miuccia Prada 和 Patrizio Bertelli 是 Prada 的稳固内核,文化是 Prada 的护城河,那中国市场便是点燃 Prada 业绩增长火箭的火苗。
在最新发布的 2024 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中,中国正式成为 Prada 集团的最大市场,占总销售额的 37%,推动亚太市场销售额同比大涨 16%至 3.96 亿欧元。
业内人士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作为最早发力中国市场的奢侈品牌之一,Prada 本就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有着先发优势。
据招股书显示,在香港上市前三年,Prada 集团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52%,占总收入的 19%。另有数据表明,2014 年 Prada 每四个包就有一个卖给中国消费者。
2020 年初,腋下包风潮加上消费者的报复性购物,中国成为 Prada 回血最快的市场。自 3 月底门店恢复以来,该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高达 60%以上。2021 下半财年,Prada 在中国市场的增幅高达 52%。
不过业绩增长只是表象,逆势增长往往需要强大的势能,背后是 Prada 长久以来谨慎且有策略性的布局。
2005 年,当其他奢侈品牌还在通过代理商来打开中国市场时,Prada 就注册了第一家中国公司,实现对销售渠道的直接把控。
2015 年,过度扩张的 Prada 在中国市场突然遭遇滑铁卢。为了改善渠道问题,集团开始减少开店数,关闭不合理店铺,并停止部分批发业务。
2019 年,该集团和京东达成合作,旗下三大品牌同步入驻,一年后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
2021 年,Prada 又抢先一步发布中国市场的新零售战略,果断关闭了租约到期的上海恒隆精品店,只保留环贸 iapm 商场、上海国金 ifc 商场、上海尚嘉中心和上海 One ITC 商场四家本地精品店,引发广泛关注。
Prada 在北京和西安的 SKP-S 门店则成为创新概念活动的主要据点,通过开设了诸如 Hyper Leaves、Prada Escape 等多元主题的限时店,进一步提升品牌传播及消费体验。
随着零售方面的布局愈发紧密,Prada 在中国本土化营销方面的投入也在增加。
2019 年,Prada 公布了由艺术家曹斐执导、中国新生代偶像明星蔡徐坤KUN主演的秋冬男装系列广告大片《人类几乎》(Code Human),并宣布蔡徐坤新晋加入品牌代言人阵容。
这种把流量明星与艺术家绑定在一起的营销形式,被视为 Prada 在中国的突破性举措。
蔡徐坤当时只出道了短短一年,就在新浪微博积累了 2460 万粉丝,无疑是 Prada 与中国年轻消费者沟通的合适桥梁。极高的话题性令 Prada 广告甫一发布便引起热议,微博大片视频播放量迅速超过 2000 万,相关话题曝光量达 1.1 亿。
广告发布一周后,蔡徐坤以代言人的身份出席 Prada 2020 春夏男装上海大秀,同样为品牌在社交媒体平台创造了超高热度。
尝到甜头的 Prada 又陆续启用了多位明星大使。2022 年 8 月,有蔡徐坤与春夏、廖凡、惠英红、黄觉和郭柯宇等明星加持的 Prada 北京大秀,多个平台观看人数高达 9270 万。
为满足中国年轻人对新鲜感的追求,Prada 还特别推出 Timecapsule 系列,每月第一个星期四发布一款新品,限时 24 小时于品牌线上精品店独家发售。
2021 年底,已入驻微博、微信、抖音的 Prada 又推出小红书官方账号,并对其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做出一系列升级,包括将微信小程序限时店升级为持续在线的官方精品店,进一步提升线上服务等。
与此同时,Prada 借助 Prada 荣宅、Prada Mode 等线下的文化相关活动,不断强化品牌形象。2020 年,Prada 「可能的对话」项目在中国落地。2021 年,该品牌接管上海乌中路菜市场的做法激起人们对于网红打卡行为的关注与讨论。
然而 Prada 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21 年起,国内多位明星接连被爆出负面事件,品牌只能迅速与他们解约,2022 年初疫情的加剧则让 Prada 在中国陷入进退两难的阶段,收入罕见下滑。
面对挑战,Prada 并没有退缩,而是逐渐把重心从对外转向内部,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营销重点也从中国流量明星转移到更具长期性的运动员身上。
2023 年 7 月,Prada 成为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官方合作伙伴,「Prada 这次找对人了」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过亿。Prada 与抖音合作为三名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成员拍摄的视频也获得好评。
2024 年 2 月 28 日,Prada 2024 春夏系列广告大片登上上海北外滩 8 号的世界会客厅外墙,并同步在小红书发起「浦江群像」企划,鼓励人们拍照打卡发布小红书。
Prada 品牌首席执行官 Gianfranco D'Attis 在最新的财报会议中表示,尽管中国面临奢侈品需求增长放缓和重大经济逆风,但集团仍希望将中国的业务扩大一倍。
他强调,Prada 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本地化产品和体验。
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Prada 时装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已在年初把注册资本由约 9.2 亿元人民币增至 12.2 亿元,增幅达 32.4%。截至 2023 年底,Prada 品牌在中国共拥有 448 家零售门店,较 2022 年净增加 5 家。
04. 离 50 亿欧元不远了?
2021 年,Patrizio Bertelli 曾向意大利媒体表示,Prada 在四五年內的年收入有望突破 50 亿欧元。
经过三年的冲刺,这一目标近在咫尺。2023 年全年,Prada 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 12.5%至逾 47 亿欧元。若能保持这一节奏,2024 年该集团就能迈进 50 亿欧元俱乐部。
然而就像爬山一样,越到顶峰的路越陡峭,一不小心就会跌落万丈深渊,Prada 前面有着几大变数。
一个是管理团队的更迭。
2021 年,Miuccia Prada 和 Patrizio Bertelli 提议长子 Lorenzo Bertelli 加入董事会,并逐步启动继任程序。
80 后的 Lorenzo Bertelli 曾经是一名赛车手,于 2017 年加入家族企业,2018 年成为 Prada 集团数字通讯主管,一年后升任市场总监,疫情期间策划的多个活动都受到积极的市场反响。
为更好地进行交接,Miuccia Prada 已把名下用来控股 Prada 的投资公司 Ludo Srl. 50.5%的股份转让给 Lorenzo Bertelli,剩余的 49.5%转给了小儿子 Giulio Bertelli,仅保留公司全部资本的使用权。
Prada 还从 2022 年引入职业经理人,任命奢侈品行业资深人士 Andrea Guerra 为集团首席执行官,负责辅佐 Lorenzo Bertelli 进行管理和运营。Prada 品牌迎来首位外聘首席执行官 Gianfranco D'Attis,MIU MIU 由 2020 年上任的 Benedetta Petruzzo 继续领导。
Miuccia Prada 的逐渐隐退也为 Prada 品牌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道阴影。
虽然在联合创意总监 Raf Simons 加入后,Prada 的品牌力与影响力都有所提升,但真正让消费者掏腰包的,大部分还是 Miuccia Prada 过去数十年为品牌沉淀的资产。
作为外部聘请的设计师,Raf Simons 是否会像 Miuccia Prada 那样全身心投入,在 Miuccia Prada 的框架内保持高质量创意的连贯输出,充满不确定性。
即便 Raf Simons 已关停个人品牌,这种担忧依然存在。归根结底,Raf Simons 与 Prada 之间不过一纸合同,而在消费两极分化严重的当下,市场容不得一丝松懈。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Miuccia Prada 的重心明显向 MIU MIU 倾斜。无论是业绩增速还是话题声量,目前 MIU MIU 都远盖过 Prada,最新一季的风格更被指与 Prada 相似。
两个品牌之间如何保持创意和风格的区隔性,避免市场份额互相蚕食,是集团层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生意角度考量,Prada 在产品、营销与渠道方面的策略同样关键。
Prada 集团目前的业务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是皮具和成衣,其中皮具主要来自 Prada 品牌的贡献,MIU MIU 则是以成衣为主,Prada 新推出的珠宝和美妆等其他品类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只有 1.5%。
然而作为支柱品牌,Prada 手袋产品热度出现下滑态势。此前爆火的 Re-Edition 腋下包手袋因价格暴涨引发争议,入门级的 Re-Edition 2000 迷你手袋高达 1 万元的售价较 2020 年的 5400 元几乎翻了一倍。
雪上加霜的是,Prada 定价突破 2 万元人民币的 Cleo 手袋在诸多「千元平替」面前也失去优势,重新推出市场的「杀手包」Galleria 手袋在市场中的反响平平。
为减少对手袋皮具业务的依赖,寻找平衡点,Prada 集团在继续投入强化主营业务的同时,不断加码香水美妆。自 2023 年 8 月重启护肤业务以来,Prada 在全球各主要市场密集开设美妆店,并发布多个广告大片进行宣传。
Andrea Guerra 表示,2024 年集团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进一步推动品牌的吸引力和零售业务水平。据该集团 2023 年年度报告,除销售开支外,Prada 集团的最大投入为营销广告,投入金额同比增加 4800 万欧元至 2.42 亿欧元,是产品设计及开发成本的两倍。
随着高端消费者对体验式购物需求不断增长,Prada 集团未来五年将投资 10 亿欧元加大发展体验形零售,优先在纽约、米兰、伦敦、巴黎、上海和东京等主要城市进行,目标将时尚、美食及艺术结合起来,打造大型沉浸式体验空间。
这一计划在 2023 年底就已经展开,当时 Prada 以 4.2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纽约第五大道旗舰店大楼。2024 年 4 月,该品牌还在巴黎圣奥诺雷街门店的三楼开设私人沙龙,为客户提供私密独特的体验。
尽管有分析师认为在奢侈品行业下行期,大店的维护成本高昂且复杂,Prada 的这个决定存在风险,Patrizio Bertelli 却充满信心。他表示,Prada 曾在纽约、东京和洛杉矶推出过三个集电影放映、表演和聚会于一体的零售空间,当时也受到类似的质疑,「但现实证明,我们准确预判了客户需求的变化」。
Patrizio Bertelli 强调,「我们希望能让消费者形成一种心态,即以 Prada 品牌为对标的奢侈品体验」。Lorenzo Bertelli 也直言,「奢侈品牌的未来将取决于我们为客户创造的体验」。
显然,经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后,Prada 已形成稳定的基本面。随着业务步入正轨,这个诞生于意大利却在香港上市的奢侈品集团,回归米兰的心愈发迫切。
自 2023 年下半年起,业内就不断传出 Prada 将在米兰二次上市的消息。随着另一奢侈品集团 Tod's 于 5 月 8 日退市,让出的空位或许是 Prada 「回家」的最佳时机。
Lorenzo Bertelli 则在摩拳擦掌,在接受采访时主动透露,他和管理团队对并购机会持开放态度,已开始进行评估工作,但拒绝回应潜在收购对象为 Armani 的传闻。
在被 LVMH、爱马仕和开云等法国企业长期统治的奢侈品行业,市场在期待 Prada 成为第一个跻身头部梯队的意大利奢侈品集团。BRANDSTAR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