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真:用十年,重述「植鞣美学」
用十年的时间,坚持做一件事,在效率至上的商业社会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但当消费者厌倦了算法制造的穿搭焦虑和快速更迭的时尚趋势,这种专注的「慢」反而显得弥足珍贵。
花费十年钻研水染植鞣皮工艺,凭借极强的风格和产品力在国内引领植鞣皮美学风潮的裘真,正是这种「慢」的践行者。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迎来品牌创立十周年的裘真以「她的任性与韧性」为主题,讲述其十年间如何以「任性」开端,再以「韧性」结果。
回溯裘真的十年之旅,品牌星球也十分好奇,在商业市场普遍追求短期利益的当下,「忠于自我」的长期主义到底能为品牌带来多大的价值。
01. 十年,从「任性」到「韧性」
植鞣,即使用天然的植物鞣制剂来处理皮革,是最古老的皮革处理工艺。由于该工艺不对皮料表面做任何化学喷涂处理,能够保留天然皮料的自然肌理,可以让皮料在使用中保留「时间来过的故事感」。
在裘真诞生的 2015 年,植鞣皮在国内的皮具市场几乎只存在于小型的线下手工皮具店中,市场中多以喷涂皮、半喷涂皮包袋为主。
如同很多试图逆流而上的品牌一样,不被行业看好,是裘真创立之初最大的困扰。一年,则是裘真为「任性」付出的成本。
面对未知的市场环境,裘真与团队磨合了近一年的时间,店铺也空置了近一年,才终于打磨出品牌的第一期产品。
良好的市场反馈为沉寂了一年的裘真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品牌也意识到,「慢一点」的植鞣皮是能够被消费者喜爱的。
但想要扩大植鞣皮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裘真,品牌的步子还需要迈得更大。
进入线上渠道,是裘真的另一次「任性」。相比于线下门店的地域限制,线上渠道能帮助初创期的裘真迅速实现市场扩张。很快,裘真入选小红书电商「值得关注的新赛道突破品牌 Top 30」。但同时,随着销售量的增长,原材料品质的参差不齐、植鞣皮工艺的不完善等问题愈发凸显。
保留现有的效益,势必要牺牲品牌对品质的坚持;但若要坚持对植鞣皮的高标准要求,在现有的产业链难以支撑的情况下,需要品牌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且回报往往是一个未知数。
裘真选择了后者。
在中国,植鞣皮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一块能够满足植鞣工艺的皮料并不好找,尤其是裘真所坚持的水染植鞣皮工艺,不对皮料表面做任何喷涂。而天然牛皮经过水染后,一些细碎的伤口会变得更加明显,即便是国内供应商手中的A级皮料,也因供应商长期供应给喷涂皮卖家,而导致这些皮料上的微小瑕疵被忽视。
要挑选出一张符合品牌要求的皮料,裘真常常要从至少 100 张皮料中做筛选,所耗费的人力成本要高出普通A级皮料买家的 5-6 倍。
对于当时的裘真而言,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客观现状。但品牌并未放弃对高品质植鞣皮的坚持。始终无法找到完全符合品牌标准的皮料供应商的裘真,开始自建原料皮采购团队,以品牌统一的标准对每一张原皮进行人工筛选。
即便如此,在皮料鞣制完成后的内部质检中,裘真仍会弃用近 30% 存在生长纹多、血筋严重、有污染、染色不均等问题的皮料,使产品品质能够得到绝对的保障。
02. 做行业的「传播者」
比挑选皮料更难的,是裘真所采用的水染植鞣皮工艺。因其对皮料天然特性的高度依赖和工艺的复杂性,该工艺的难度也被戏称为「地狱级」。
首先是行业内人才的匮乏。国内普遍的制皮思路是采用喷涂皮的方式,对小瑕疵的包容度比较高,真正懂植鞣皮,了解、认可水染植鞣皮工艺的制革师非常少。
其次,产品的品质很难标准化。由于牛皮材料的天然性,地区、季节、皮料本身底色、毛孔的差异,同样的染料配比也可能染出差异较大的颜色。
但在品牌团队看来,只有水染植鞣皮才能保留其最自然、最真实的样子,包括长久使用之后的包浆,也能使其成为承载旧日时光的物件。
攻克水染植鞣皮工艺难题,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真」的不断探求,这也是裘真的品牌基因。
2022 年,裘真着手搭建自有供应链体系,陆续建设了 4 家工厂,将专业皮料采购-制革-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掌握在了品牌自己手中,也使水染植鞣皮成为了「裘真」最深刻的标签之一。
同时,品牌也试图通过产品纪录片的形式,向消费者展现水染植鞣皮工艺下一张皮料到一只包包的生产全过程,从而寻找到能够与品牌的长期主义建立深刻共鸣的忠实用户。
在社交媒体上,裘真更是成为了旧物美学的倡导者和代名词。
「一只沾染油渍的包包经过洗水和擦色后,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全新颜色。」
「陪伴主人五年的包包,吸收了浅层的水渍、汗液,染上了与众不同的时光印记。」
……
这样的故事曾在裘真的用户中屡见不鲜,渐渐成为品牌长期主义价值观的一环,不断吸引新的品牌受众。
03.求「真」,永无止境
时至今日,短期利益与长期主义仍是品牌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平衡的两端。当行业红利逐渐消失,品牌为了生存,不得不打着长期主义的旗号向短期利益妥协。
但长期主义之于品牌而言,不应是被坚守的一种商业符号,而更应是一种漫长的文化积淀和传承。
即便是已经迈入第十年的裘真,在其团队眼中,品牌仍然处在「求」的阶段。
这也为裘真的产品打上了独特的烙印。
以品牌爆款系列 hobo 包为例,裘真聚焦包袋的使用价值,摒弃了传统植鞣皮皮具复古定型的设计风格,通过自主皮料研发,探索软植鞣风格,保留天然植鞣皮皮具手感好、耐用性好、久用包浆的特性,同时解决了传统植鞣皮皮具过重、不够日常的用户痛点。
对细节的不断打磨更是裘真对「求」的具体诠释。比如,hobo 包采用的水性边油需要重复 4-6 遍进行反复上油、晾晒;缝线时则采用假线-实线-固定线-拉线-手工锁线进行层层加固,用看似笨拙的手工匠艺来坚持品牌对「植鞣美学」的追求,以工艺细节提升产品高级感,避免无意义的设计元素与功能堆砌。
裘真制包工艺
「我们不希望用外显的东西来制造品牌识别性,而是希望通过对设计细节的反复打磨让每一件产品都可以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单品。」,为了保留住这种文化传承,裘真专门组建了包括设计、制版、五金、开料、台面、车位、油边、质检、包装、售后等在内的完整的设计生产团队,使其包袋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留有品牌的独特印记。
回顾裘真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能明显感知到的是,品牌用十年时间,将植鞣皮从一个小众工艺推向了大众视野,验证了「慢材质」的商业可行性,证明了长期主义的商业价值,也将这种长期主义融入到产品设计中,赋予产品更长的生命力。
对于裘真而言,2025 年不仅是品牌十周年的里程碑,亦是品牌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它计划以线下品牌形象店的形式回归起点,将植鞣文化与工艺体验融入线下空间,为消费者带来独一无二的产品体验。
但在裘真团队看来,「求真」是一个无止境的命题。
正如植鞣皮本身的特性,「天然的东西不会有所谓完美的状态,我们只能不断去靠近我们想要的结果,就如同裘真本身,也是在不断求、不断地靠近真。」BRANDSTAR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