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携手,共同守护农业文化
2022 年 5 月 19 日,「钟薛高」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于北京就乡村振兴之农业文化守护计划正式签订捐赠协议。合作双方就此次公益项目将「产业经济赋能」和「文化传承发扬」做出深度结合,并就后续即将开展的一系列农业文化守护项目展开了多方位探讨。
据悉,钟薛高将联手中国扶贫基金会实现以下部署:
一、将在两年内陆续投入不少于 700 万元捐赠用于乡村振兴之农业文化守护计划;
二、由钟薛高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及各县级政府单位,完成定制版「爱心包裹」发放,覆盖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普洱市孟连县、丽江市永胜县等地的 4-5 万学生;
三、钟薛高将会在红河、孟连通过支持农民合作社规范可持续运营、企业公益采购等方式进行产业助农实现持续的点对点帮扶;
钟薛高联合创始人周兵表示,振兴国货、传承发扬中国文化是钟薛高始终放在心间的企业社会责任。此次钟薛高联手中国扶贫基金会,以围绕传统农业产业帮扶、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倡导的核心内容,计划在特色农业产区县开展产业助农项目,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赋能产业价值提升,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充分肯定了此次项目的合作意义。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 1989 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全国性公益组织,是中国扶贫与乡村发展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截至 2021 年底,累计筹措资金和物资 91.77 亿元,受益人口和灾区民众 5714.83 万人次。丁亚冬副秘书长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基金会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机构管理、创新扶贫项目模式和内容、也希望更加科学地整合各处资源和渠道,全力参与乡村振兴。
对于此次合作,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也做了深一步的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2 年中央 1 号文件指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现产业文化赋能。坚持生态种植、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创响乡土品牌,共享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在这一号召下,中国扶贫基金会愿意与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先进企业,对这项任务进行坚持不懈的贯彻执行。
周兵表示,本次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合作,表明了钟薛高持续做公益的坚定决心,钟薛高作为上海本土企业,将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公益事业,助力国家的乡村振兴,同时兼顾产业经济赋能与中国文化传承发扬。BRANDSTAR
本文由品牌方供稿,品牌星球编辑。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