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朵集团,让「中国体验」成为世界风景
11 月 11 日,在上市一周年之际,亚朵发布了新酒店产品亚朵4.0「见野」。
升级后的「见野」与自然山野相融合,基于「自然闲寂」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公区入口苦茶树下的松弛氛围,还是「竹居」「坐云」的精巧设计,都给用户一种舒适温暖的体验。
Life is ATOUR,作为始于住宿的生活方式品牌,亚朵一直致力于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 亚朵4.0「见野」公区
11 月 19 日,品牌星球与亚朵集团在上海 A.T.HOUSE 联合举办了以「中国体验」为主题的体验论坛,围绕「品牌·体验·实用性」聚集行业内一众注重体验的品牌企业高管,共同探讨更多品牌关于「体验」的思考与经验。
▲ 亚朵X品牌星球 体验论坛
亚朵对体验持续的探索和实践,不禁让品牌星球感到好奇,亚朵是基于什么契机提出了「中国体验」的概念?又何为「中国体验」?这一切又是如何落地和呈现的?
通过与亚朵集团创始人、首席用户体验官耶律胤的沟通交流,品牌星球找到了上述疑问的答案。
「中国体验」是中国文化的当代表达
2012 年,耶律胤来到云南怒江的「亚朵村」,被这个村庄的淳朴体验所打动:不同于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人们在这里可以更加自然地与树木、河流、与自己相处,在这里仿佛能真正找到内心安静的力量。
「亚朵」品牌由此而来,这个始于住宿的生活方式品牌集团,初心和使命是让人与人之间有温度地连接。
亚朵自创立以来,就以「经营人群」作为服务差异化的经营理念,希望能够做一个有差异化的酒店,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
「在满足住宿需求的同时,我们更注重住客的体验感。」2022 年上市当天,亚朵创始人耶律胤就发表题为《让中国体验成为世界风景》的内部信,再次明确了亚朵的未来道路是「中国体验」,「只有把体验建立起来,才有可能走向高质量增长。」
作为始于住宿的生活方式品牌集团,亚朵坚持做一个「体验派」,人文、温暖、有趣是其所关注的,也看到了「中国体验」的所需和发展空间。
那如何理解「中国体验」呢?亚朵告诉品牌星球,「中国体验」本质上就是中国文化的当代表达。
「中国体验是用标准的体系去服务每一类差异化的客人,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标准个性化。」亚朵创始人耶律胤分别用三个词来概括中国体验给用户带来的价值,「适度」、「温度」、「有人情味」。
「适度」是一种中庸的哲学,中国人天生不喜被打扰,需要有私密空间来进行休息;
「温度」是给到客人印象深刻的时刻,真正感受到温暖,是真实的感动;
「有人情味」让顾客在从进店到离店的过程当中有着丰富体贴的体验。
在品牌星球看来,「体验」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正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讲到的,在中国,区别于西方社区关系,人与人连接关系更多是血缘为主的。「中国体验」的根是中国传统文化,但表达与表现的形式是现代的,是一种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结合,因此也可以视作是文化价值观层面的一种交融和创新。
而在中国社会语境下,「中国体验」的提出更为贴合中国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借此跟用户建立有温度的「连接」,是赢得用户信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能够不断捕捉到用户的需求,并在这些需求中寻找增量空间。
「中国体验」是亚朵品牌真正的护城河。
立足「体验」,与用户建立更有温度的「连接」
为了进一步升级「中国体验」,亚朵集团推出了旗下中高端酒店品牌亚朵4.0 版本「见野」,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情绪价值,这是亚朵对于「中国体验」表达,一个新的开始。
亚朵4.0 融合了云南的设计语言和文化风格,步入「见野」犹如走进「亚朵村」的世界,对于住客而言,陶渊明笔下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诗意意境近在咫尺。
区别于其他传统的商务酒店更注重舒适和功能性,升级后的亚朵4.0 塑造了一种更加宁静致远的氛围感:入口的古茶树仿佛使人置身于尘嚣之外,从公区到房间「游牧式全场景办公」氛围的营造,也让住客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状态的切换。对于私密性而言,亚朵建造了一个独立空间「竹居」,其可以自由开合——住客可以在这里享受独自一人的愉悦,随着文字或音符的跳动,在阅读或聆听之中,开启一场精神漂流。
亚朵4.0 还推出了全新的「深睡楼层」和「深睡房」——当步入楼层,灯光会随着住客的步伐渐渐亮起,在房间之外舒缓住客的紧绷;房间里也通过更好的隔音工艺,为疲惫的住客提供一个不被打扰、美好的梦乡。
而这些,都是亚朵对「中国体验」最好的诠释。
这种体验细节,品牌星球既感到惊喜,也感到好奇,亚朵为什么要致力于打造如此充满温度的「中国体验」呢?耶律胤告诉我们,在经历了三年全球疫情后,消费市场已经从消费环境、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三个方面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亚朵需要应对这样的变化,才能获得企业的高效发展和长期价值。
从消费环境来说,未来最大的消费群体都是 30 岁以下的 Z世代年轻人,他们有着独特的审美取向和偏好,因此去满足这些用户的体验需要进行更多创新的思考;其次消费者更注重产品提供的自我满足和情绪价值,对于酒店这样的体验产品来说也尤为重要;消费者希望在住宿中获得更好的服务、产品和体验,而这些供给是需要酒店去不断迭代的。
随着行业的繁荣发展,酒店业从传统西方的「标准体系化」向现在中国以移动互联网打造的「服务产品化」不断演进。
「在当今的存量市场中,亚朵真正的对手并非友商,而是不断变化的用户的需求。」耶律胤提到。
在如今,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变的,品牌往往需要扎根于文化土壤中并及时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存量市场当中抓住增量。亚朵面对的更多都是中国的消费者,因此得在有群居习性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亚朵集团提出「中国体验」,是基于中国商业和消费环境、酒店业发展演进和用户需求变化而综合提出的。亚朵想通过「中国体验」走出差异化道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以经营人群为重点的体验派思路,既是为了创造更高的增量价值,也是看向了品牌更长久的发展和沉淀。
在体验落地的实践中,亚朵总结出一套亚朵服务方法论,结合用户旅程细分出 17 个服务触点,将服务产品化,一共形成四五十个服务产品。同时,亚朵从人文角度出发延展打造了一个更加灵活的交付体系,将标准化和个性化融合,用「标准个性化」体系满足每一类客人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铂金会员会住店会配有刻有其名字首写字母的拖鞋、商务客人应酬喝酒后回到房间可以喝到醒酒茶饮等等。
▲ 亚朵 17 个服务触点
耶律胤提到关于如何做好亚朵方法论,有 3 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1)文化价值观:亚朵坚守诞生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体验的服务意识,这份意识根植在每一个亚朵人的基因里;
(2)标准制度,流程和体系:以传统的SOP运营体系,结合供应链体系数字体系,用来规范日常的工作;
(3)监督反馈体系:亚朵通过监督反馈去做迭代。每一个消费者的吐槽不满和都是改进一个产品的机会,也是洞察消费者需求的一个机会。
「中国体验」帮助亚朵创造更高的品牌溢价,让人与人之间有温度地连接,在一路上也有很多体验上的探索。
例如亚朵竹居的「领读计划」,就是在线下沙龙的基础上打造阅读活动,旨在每月专注分享一本主推书籍,邀请不同领域嘉宾,分享真知灼见,打造更有内涵的文化空间,传递不止阅读的温度。
▲ 亚朵竹居活动
亚朵还在上海虹桥中心爱琴海亚朵 S 酒店开设了宠物友好套房,给养宠人群和爱宠们提供一贯的细致体验。包括:酒店内爱宠专车接送、房内配备智能宠物舱、全套人宠清洁用具和专人清洁等,给爱宠养宠的住客提供更好的入住体验。
▲ 亚朵宠物友好房
同时亚朵在品牌合作方面,也注重与品牌伙伴创造有体验感的产品和活动,比如与网易云音乐、虎扑、单向街联合打造主题酒店;也包括本次携手品牌星球打造体验论坛,联合不同行业的品牌共创体验创新,激发对中国体验的思考以及品牌更长久的发展模式的讨论。
写在最后
品牌星球认为,「体验」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是沉淀在企业最深处的内核。对于住宿品牌来说,硬件、外观、设计仅仅只是外在的表皮,而「体验」则是深入其内心的灵魂。亚朵提出「中国体验」,重新定义了住宿品牌,是中国文化的当代表达,给用户带来「适度、温度、有人情味」的价值。从商业逻辑来看,即使是在不同的行业,「中国体验」对众多品牌企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公共价值。BRANDSTAR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