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手作:如何刻画「家」的记忆
阿嬷手作于 2025 年 3 月底推出全新品牌专栏《阿嬷在家》,以「家」为叙事原点,记录真实阿嬷的生活场景与手作智慧。
首期广西特辑聚焦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呈现柳州万象城门店阿嬷梁小秋制作五色糯米饭的独门工艺,以及罗兰阿嬷经营生榨米粉店时还原地道肉粽的过程。
短片通过阿嬷们哼唱的童谣、日常播放的粤语金曲等细节,勾勒出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图景。对于阿嬷手作而言,阿嬷,是关于家的记忆里最温暖的部分,也是一个个具体而生动可爱的人,是家味的体现。
在加速全国拓店(仅半年新增 13 家门店)的背景下,阿嬷手作试图突破单纯依赖广西特色原料的局限性,通过「阿嬷」群像将品牌内核从「地域特色」转向「家的记忆」。
品牌星球分析:
阿嬷手作在品牌早期,虽然其产品所使用的原料均源自广西,但品牌更倾向于强调「优质食材+手作」的产品逻辑,并且逐步塑造并丰富「阿嬷」这一核心品牌形象。
这种对于用户情感粘性的注重,也是《阿嬷在家》专栏想要串联产品与品牌的关联——从产品逻辑向品牌逻辑的进一步诉说。
早期「广西原料」是物理层面的差异化符号,而《阿嬷在家》中的「家」则是精神层面的情感载体。梁小秋阿嬷用祖辈传承的红蓝草汁浸染糯米、罗兰阿嬷按家乡配方还原肉粽,这些细节不再强调「广西特产」,而是指向「阿嬷的味道 」「家的味道」。
当消费者购买一杯手作饮品时,支付的不仅是食材成本,更是对「阿嬷式温暖」的情感投射——这种将品牌符号根植于文化记忆与家庭情感的策略,阿嬷手作通过这样一个易于理解且能唤起情感共鸣的概念,走出广西,走到更多消费者的群体中。BRANDSTAR
0 个评论